今天是2025年07月19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生态推普润高原 语共振兴筑同心——“孜润乡土 普在心中”实践团赴康定市开展生态推普实践活动

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在促进民族交流、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作用关键。康定市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川西高原重镇,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别具一格。为实现普通话推广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促进当地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全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获得团队“孜润乡土 普在心中”于7月4日前往康定,开展了“生态+推普”实践活动。

康定市儿童与实践团成员合照

团队成员来到康定情歌广场,向过往居民发放宣传手册;随后通过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收集当地语言生态与环保认知相关信息。调查内容涵盖居民日常交流用语、普通话学习渠道、推普工作接受度,以及对生态保护的认知程度等,为后续生态推普活动的精准开展筑牢基础。

实践团成员向居民开展问卷调查

此外,实践团还专门为孩子们设计了趣味化的儿童推普调查问卷,从日常用语习惯、普通话学习兴趣等维度精准了解他们的语言需求;同步发放的宣传手册则巧妙融入生态知识与民族文化元素,用彩色插画展现雪山牦牛等高原生态符号,搭配藏汉对照的童谣短句。这些贴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设计,让孩子们在填写问卷、翻阅手册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普通话的理解,更在童趣互动里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悄然植入心间,让各民族共生共荣的理念与语言学习一同成长。

实践团成员向儿童开展问卷调查

调查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与当地居民儿童拉近距离、亲切攀谈,不仅用标准普通话讲解生态保护知识、倾听他们对家乡环境的观察与期待,还同步记录居民儿童的语言习惯与学习需求。这种将生态理念传播与语言沟通相结合的方式,既为后续精准开展生态推普工作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也让普通话成为连接绿色发展共识的纽带。

实践团成员倾听居民反映普通话推广的相关问题

实践团成员同康定居民儿童合影留恋接下来,实践团将持续关注康定的语言生态与自然生态,进一步探索推普工作与环保行动的创新融合模式。通过深耕本土化实践路径,这支团队将为高原地区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持续注入新动能、贡献更多力量。(文/伍洋 图/夏玉根)

上一篇:古巷播新种,广场扬清风 ——松阳“毅行”反邪宣传实践心得
下一篇:广东科技学院绘梦乡野突击队|三江队科技绘梦乡野,共筑生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