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北京开幕
9月1日拍摄的开幕式文艺演出中的戏曲表演《挂帅出征》。 9月1日,演员在开幕式文艺演出中表演根据《土地长歌》剧本选段创作的评剧《手中饭碗端得稳》。 9月1日,艺术家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 当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开幕。艺术节期间,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进行展演,包括文华奖参评作品58部(台)、特邀剧目26部(台)、群星奖参评作品100余个;举办全国优秀美术、
作者:陈钟昊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9-02安徽颍上:非遗民俗“点亮”管仲老街夜经济
8月30日晚,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的管仲老街上,花鼓灯艺术表演正在进行。 张亚辉 摄 糖画、面塑、皮影戏、花鼓灯......8月30日晚,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的管仲老街上灯光璀璨,游人如织。身着汉服的古装爱好者们漫步于古色古香的老街之中,大家在此观夜景、赏民俗、品美食,体验多彩夜生活。 8月30日晚,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的管仲老街上,皮影戏表演引得游客纷纷驻足。 张亚辉 摄 管仲老街得名于颍
作者:储玮玮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9-01纪念虎门销烟183周年禁毒书画展在福州举行
8月30日,《家国天下民族复兴》纪念虎门销烟183周年禁毒书画展在福州画院开幕。 林春茵 摄 8月30日,恰逢林则徐诞辰237周年,《家国天下民族复兴》纪念虎门销烟183周年禁毒书画展在福州画院开幕。 183年前,虎门销烟震动中外,掀开了中国近代史帷幕,展示了中华民族禁绝毒品、抗击外侮的决心和意志,奠定了林则徐中华民族英雄的历史地位。 展览现场。 林春茵 摄 此次展览选取的作品近180件,包括
作者:林春茵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9-01105件精品文物集萃 故宫博物院大展聚焦“中国书房”
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29日在故宫博物院开幕。105件故宫藏精品文物和9件现当代艺术家作品,在午门展厅为观众带来关于书房的实体及其所体现的中国文人精神世界。 展览现场。 盛佳鹏 摄 展览分三个单元,分别是委怀琴书正谊明道和结契霜雪,虢叔旅钟、陈淳的《岳阳楼记》、宋代米芾行书《兰亭序跋赞卷》、文徵明行书《陋室铭轴》、唐寅《双鉴行窝图并书记册》、文天祥《行书上宏斋帖卷》、米芾之子米友仁《潇湘
作者:应妮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8-31浙江衢州: 廉洁文化 清风扑面
被俘当天,敌人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没有一文钱。他展现出的革命精神,穿越历史仍然熠熠生辉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图书馆二楼少儿阅读厅一角,一群学生围着志愿者曹老师,静静聆听方志敏烈士在开化战斗的故事。 这是衢州市南孔清风廉洁文化主题阅读推广联动活动中的一幕。55家遍布全市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南孔书屋,成为许多阅读爱好者茶余饭后的好去处。书屋中,贴有清廉书架标签的书架格外醒目,1000
作者:张 洋编辑:人民网-人民日报日期:2022-08-31“百千万”音乐人才选拔活动:发现乡村中的音乐
8月15日-19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启明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乡村振兴主题宣传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成功开展。 活动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代表、专家学者和中央媒体记者代表10余人共同参与了此次调研采访活动,这是权威媒体+公益组织+专家学者+调研宣传针对公益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有益探索。 在五天时间里,调研采访团一行深入喀喇沁旗基层一线。先后走访了喀喇沁旗马
编辑:中国网日期:2022-08-30河北卢龙:红色情景剧弘扬抗战精神
摇动老纺车,唱起熟悉的曲调,身着布衫的婶子和大娘们又一次在村头的栗子树下,为冀东抗战纪念馆的游客演出红色情景剧《北山之歌》。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卢龙县柳河北山村是冀东地区一处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村头的一棵百余年树龄的栗子树,见证了这段峥嵘岁月。为铭记历史,柳河北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专门组建了大栗树下红色志愿服务队,以红色情景剧的方式讲述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
作者:曲澜娟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30贵州长顺:借力高校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近日,由中央戏剧学院主办的首届贵州长顺乡村戏剧周在长顺县开幕,话剧、地戏等艺术表演轮番上演,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020年中央戏剧学院定点帮扶长顺县,结合学校的优势专业和地方的文化特色,探索了一条文化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作者:杨欣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30北京鼓楼一层开放 展览“时间的故事”
8月28日,观众在北京鼓楼一层观展。 8月28日拍摄的北京鼓楼一层展厅。 8月28日,观众观看镜像效果下的北京钟楼模型。 北京鼓楼正在试运营的展览时间的故事通过沉浸式数字展、交互体验等方式阐释北京钟鼓楼的古代报时功能、建筑特点、周边地区民俗文化及其与北京中轴线的关系等内容。
作者:陈钟昊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29中秋佳节氛围浓 节日民俗趣味多
8月28日,身穿汉服的游客在中秋花灯前拍照。 8月28日,身穿汉服的游客在欣赏中秋花灯。 8月28日,游客在欣赏乐器演奏。 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上海虹桥南丰城热闹非凡,游客在古色古香的繁华街市感受节日氛围,品味传统文化。
作者:陈飞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29“书香高铁”,喧闹中的阅读净土
小朋友正在阅读图书。赵波摄 近日,在广西柳州火车站内,熙熙攘攘的候车大厅里除了赶路的旅客,还有静坐阅读的群众。 这景象得益于书香高铁项目的建设。2021年12月31日,书香高铁项目在柳州火车站启动。项目由柳州市委宣传部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出版传媒集团联合共建,通过把传统的车站功能和文化产品供给、文旅融合宣传结合起来,将候车大厅建设成了一个阅读空间,推进全民阅读。 目前,书香高铁第一
作者:黄子婧、赵波、景飞飞编辑:人民网-广西频道日期:2022-08-29浙江松阳:传统与艺术融合 古村落重焕生机
地处浙西南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建县已经1800多年。这里有百余处保留完整的传统村落,其中75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近年来,当地围绕古村、老屋等精巧发力,实现古村传统与当代艺术的融合,让乡村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重焕生机。 浙江省松阳县三都乡杨家堂村(2020年7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古村拥抱艺术 松阳县樟溪乡兴村村一片茶树、甘蔗林中间,有一座DnA
作者:方问禹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8-26第一批“红色草原”名单公布!“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事迹发生地入选
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为传承草原地区红色基因、助推草原资源保护修复,促进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融合发展,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并公布了第一批12处红色草原名单。 第一批红色草原涉及9个省(区),包括花坡草原、明安草原、乌拉盖草原、郭尔罗斯草原、南滩草原、南山草原、红原草原、甘孜草原、松潘草原、红石窝草原、金银滩草原、塔什汗草原。 据介绍,这些草原上分布着数量丰富的革命旧址,生动展现了在辽阔草原
作者:韦衍行编辑:人民网日期:2022-08-26贵州榕江:水上表演展“非遗”魅力
2022年8月25日,贵州省第十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举行,榕江县独竹漂队进行了独竹漂团体项目表演,展现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据了解,独竹漂是贵州一项民间技艺。2009年,独竹漂入选贵州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贵州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独竹漂被列入运动项目。
作者:杨成利编辑:人民图片网日期:2022-08-26挖掘乡村文化价值 首届农村人居环境(留坝)公共空间创意设计大赛举行
8月18日,由陕西省留坝县人民政府联合乡村复兴论坛共同主办,留坝县农业农村局承办,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及西安市设计师协会协办的首届农村人居环境(留坝)公共空间创意设计大赛现场评审会在秦岭三农书院举行。 据统计,本次大赛有国内外高校及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共412个团队、约1100人报名参加。大赛依据绿色环保、设计创意、文化尊重、地域特色、功能布局、审美价值、材料运用、
作者:孔繁鑫编辑:光明网日期:2022-08-25探访掇珍市集:烛光里感烟火成都 匠心传千年非遗
烛光里感烟火成都。 张浪 摄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烛光市集,烛光外笼罩的竹编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手工艺。现在有很多传统手工艺正渐渐消失,能有一个地方集中展示非遗文化太可贵了!22日傍晚,穿着红色汉服的成都市民蝶蝶与同伴来到在成都交子大道举办的掇珍市集,选购了几朵手工珠花后,两人又向着传统茶具的摊位走去。 穿着汉服的女孩正在逛掇珍市集。 张浪 摄 据了解,掇珍市集是第四届中国匠人大会的重要线下活动。该市集
作者:贺劭清 张浪 陈选斌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8-25陕西白水:田间地头有了“定制文化”
文化不仅要下地头,更要走进群众的心间。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定制式文化服务是一种可探索的方式。今年以来,白水县通过推行定制式文化服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通过整合多种文化资源,汇聚文化的涓涓细流,润泽群众精神生活。 群众要听啥,我们就讲啥 大家跟着我,左手往高再抬一点儿,注意表情8月10日上午,在白水县尧禾镇尧禾社区,白水县文化馆干部雷艳耐心地给群众指导舞蹈动作。雷艳
作者:李妮 董张曼编辑:陕西日报日期:2022-08-25塞罕坝60年 《情系塞罕坝》巡演活动在河北承德启动
图为大型原创歌舞剧《情系塞罕坝》演出现场 陈相旭 摄 是谁把爱交给蓝天,让千里松林拨动美妙的琴弦,是谁把梦留给大地,茫茫荒漠变成多彩画卷。23日晚,由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打造的大型原创歌舞剧《情系塞罕坝》巡演活动在河北承德启动。 今年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60周年。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60年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如今,
作者:张桂芹 关鹏玉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8-24避暑山庄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艺术展: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游客参观避暑山庄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艺术展 张桂芹 摄 正色山川又见盛华避暑山庄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艺术展,22日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卷阿胜境殿举行。 打开手机App,对着避暑山庄VR复原成果展二维码扫一扫,青瓦白墙、朱红门窗、亭台楼阁、假山古松曾作为清代皇帝在避暑山庄游园休息之所,后因各种因素仅存门殿和基址的宜照斋,真实再现在手机屏幕上。 避暑山庄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艺术展中的广元宫3D打印实体模型 张桂
作者:张桂芹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8-24河南安阳:指尖上的非遗艺术
盘扣作为河南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手工将长长的袢条回旋盘绕成各种造型的装饰品,是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元素。花样品种繁多,不但在传统服装上起着画龙点睛的装饰作用,还蕴含着人民招福纳祥、传递情感的美好期盼。 盘扣虽小,其制作工艺却异常复杂。通过盘、缝、包、缠等工序,将色彩斑斓的丝线来回穿引、拉实,再配以温润的珠串。一颗颗明丽鲜艳、造型别致的盘扣作品就慢慢呈现眼前。在河南安阳民俗博物馆,相州盘扣艺术
作者:韩胜楠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