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社合作,助力乡村振兴,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逐梦先锋队”联合马安镇团委及社工站,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青春公益行”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政策宣讲、助农直播、医疗义诊、养老关怀、文化传承”五大模块为核心,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为辖区居民送去暖心服务,同时为青年学子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实现服务群众与青春成长“双向赋能”。
“资”助梦想:政策宣讲暖民心
为提升群众对大学生资助及民政相关政策的知晓度,确保惠民政策落地见效,马安镇社工站及大学生志愿者们采用“定点宣传+流动服务”模式,将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热闹的市集广场,大学生志愿者们搭建宣传摊位,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现场答疑等方式,向群众详细介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费补偿、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政策。同时,志愿者们手持宣传扇,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将晦涩条文转化为“家常话”,普及惠民医保、学生资助、临时救助等政策知识,确保群众“看得懂、用得上”。
“播”种希望,直播助农促振兴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大学生志愿者们走进马安农特产直播基地,变身助农达人。
志愿者们深入了解百年手工糕点、古法龟苓膏的独特工艺与文化底蕴,通过生动活泼的直播语言和趣味互动,展示产品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直播吸引大量观众围观,点赞量破万,为马安特色农产品打开销路,用青春力量激活乡村经济新活力。
“医”路同行,健康义诊护银龄
为传递中医康养智慧,守护银龄群体健康,大学生志愿者们在马安镇社工站的引领下,创新性开展“定点义诊+入户巡诊”活动,让中医康养服务惠及银龄群体。
在养老服务中心,成员们配备专业设备,为老人们进行血压测量,运用艾灸、推拿等传统疗法缓解肩颈酸痛、关节不适;针对血压异常或慢性病老人,结合中医理论制定个性化健康方案。在双百社工引导下,志愿者们深入社区,为行动不便的长者提供上门服务,用亲切的客家话科普夏季防暑、“三高”防治知识,手把手演示耳穴按压、穴位按摩等简易保健技巧,将复杂的中医理论转化为老人们听得懂、学得会的日常护理方法,让健康关怀真正走进家门、暖到心头。
“老”有所乐:适老活动暖夕阳
为深入落实国家关于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的部署要求,大学生志愿者们基于马安镇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工站共同举办“养老开放日”主题活动,邀请社区长者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欢乐盛宴。
活动以“乐龄共享,银龄焕新”为核心,精心设置八段锦养生操教学、趣味运动竞技、模拟烹饪体验等特色互动环节,通过动静结合的形式帮助长者强健体魄、活跃脑力;对完成全部挑战任务的长者,特别准备了定制小礼品及养生礼包作为鼓励。活动期间,志愿者们同步通过深度访谈与问卷调研双轨模式,广泛收集养老服务优化建议,为后续适老化社区建设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充分彰显青年实践力量在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提升中的积极作用。
“文”脉相传:探寻乡土蕴匠心
行程接近尾声,大学生志愿者们开启了马安文化寻根之旅,穿梭于圩日展览馆、文体公园、谭仙寺庙等人文地标。
志愿者们以镜头为笔,细腻勾勒出圩市岁月流转的历史印记、非遗技艺传承的鲜活脉络、特色信仰文化的精神内核,将文化基因的密码定格在光影之间。活动中,成员们与当地居民亲切攀谈、深入交流,在乡音的轻声流转里,触摸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肌理,既有岁月沉淀的厚重,又有时代跃动的生机。这场寻根之旅,不仅让青年学子们感受到马安土地上沉淀的深厚乡土文化,更是志愿托举起文化传承的羽翼,向着更广阔的天地舒展生长。
青春不散场,使命永担当。此次“暑期青春公益行”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将专业知识和青春活力注入基层一线。未来,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深化校社合作,搭建更多实践平台,号召更多青年力量投身基层、奉献社会,让青春之花在服务人民、建设家乡的实践中绚丽绽放。
作者:文/温嘉淇 黄舒婷• 图/魏琳蓉 廖可怡
由惠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部逐梦先锋队胡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