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18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艺笔润心灯,星河映笑颜

七月晨光铺满校园,合肥市蜀山区思语儿童康复中心迎来了一群带着色彩与温度的访客。7月2日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艺心益意”社会实践团的大学生们怀抱画具、乐器与精心设计的课程方案,悄然铺展开一场名为“星河计划”的心灵对话。以“艺心益意,点亮繁心”为核心理念,他们用纯粹的艺术力量,为特殊儿 童搭建起一座通往内心繁星的桥梁。

该三下乡活动植根于对特殊儿童心灵需求的深度理解。艺术,特别是以表达与疗愈为核心的艺术实践,被证明是叩开特殊儿童心扉、激发其内在潜能的金钥匙。实践团成员以匠心为本,将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转化为易于感知和参与的课程,构建了一套浸润式的艺术疗愈体系。

斑斓小手,凝聚壮丽星河

志愿服务队结合专业特长,为孩子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绘画、手工、音乐、舞蹈等活动成为特殊儿童表达情感、增强自信的重要方式。绘画课上,孩子们从最初的拘谨到逐渐放开,用色彩描绘内心世界。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画作展现了他们独特的视角和情感。手工制作环节中,孩子们认真揉捏黏土,制作出一个个充满童趣的作品。音乐和舞蹈课程则通过节奏和动作,帮助孩子们提升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图为队员在协助特殊儿童手工制作 摄/吴茗怡)

心灵陪伴,用爱叩响情绪世界

特殊儿童的心理需求同样值得关注。志愿服务队通过游戏和手工课程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建立信任感,学会情绪管理。帮扶团们通过情绪红绿灯的游戏,认识基本情绪(喜、怒、哀、惧),学习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学习用安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在日常中,当观察到孩子情绪变化时,温和提醒:“哦,看起来你有点到黄灯了,要不要试试深呼吸?当孩子成功运用策略平静下来时,及时肯定:“你刚才自己深呼吸,从黄灯变回绿灯了,真棒!”

(图为队员带领特殊儿童进行情绪红绿灯游戏 摄/吴茗怡)

艺术疗愈心灵,音乐唱响希望

帮扶团们在最后通过小型音乐会的形式,结束了为期五天的实践。音乐疗愈空间里,鼓点沉稳的节奏通过地板传递着共鸣,简单而悦耳的旋律在空气中流淌。孩子们手持沙锤、铃鼓,跟随韵律自由摇摆身体。那些曾被沉默或障碍束缚的表达渴望,在音乐的共振中悄然苏醒、自由流淌。每一次节奏的应和。每一个即兴的音符,都是心灵深处发出的独特回响。最终,小小的教室仿佛化作一个充满生机的“声音花园”,不同音色、节奏、律动在这里交织、对话,共同谱写出一曲属于这个群体的、充满原始生命力与纯粹喜悦的交响。

(图为队员带特殊儿童上音乐课内容 摄/吴茗怡)

 繁星虽小,汇聚爱心力量

5天的志愿服务短暂却充实。离别时,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或手势表达着不舍。这些孩子如同夜空中微弱的星星,每一颗都独一无二,等待着被点亮。“艺心益意,点亮繁星”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场关于爱与希望的传递。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艺心益意”志愿帮扶团队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特殊儿童群体,通过定期回访、线上辅导等方式延续帮扶,让每一颗“星星”都能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每一颗心灵都值得被世界温柔相待。

(图为团队出发合影 摄/吴茗怡)

当艺术的暖流以最纯粹的“艺心”去理解、去连接、去滋养,无数特殊儿童心中沉睡的星辰终将被唤醒。它们不再沉寂,而是共同闪耀,最终在爱的苍穹下,交织成一片属于所有人的、无边无际的梦想星河,永恒照耀。

(通讯员 查金磊)

上一篇:贵州大学团队走进松桃苗乡,开展流动科普实验课
下一篇:赣鄱青年探路戏曲数字化 守护江西非遗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