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1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安财学子三下乡:探寻安徽省农村生态治理之路

近日,安财学子团深入蚌埠市及怀远县、五河县、固镇等地,开展“山高水美,绿色中华——探究美丽中国背景下安徽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情况”主题调研。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直面农村生态治理痛点,为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助力乡村生态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为了调研皖北农村生态治理情况。7月10日到7月13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冲冲鸭队暑假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于雪老师的带领下,前往蚌埠周边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出发前做足功课,成员们系统梳理国家农村环保政策、安徽省农业污染治理案例,反复研讨调研方案,细化进度安排,为实地调研打下坚实基础。7月12日,团队兵分三路深入皖北乡村,足迹遍布12个行政村。在怀远县某村庄,队员们发现昔日清澈的村边小河已泛起绿藻,岸边散落着农药瓶、塑料袋等垃圾。村民坦言:“前几年打农药随手扔瓶子,生活污水直接往沟里排,没觉得有啥不妥。”

调研中,团队敏锐察觉到农村污染的复合型特征:水污染既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排,也包括畜禽养殖垃圾淋溶渗透形成的地下水污染;固废污染则由生活垃圾与工业废弃物混合而成,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土壤、水体、空气的立体污染。五河县一位老农用“以前河水能淘米,现在洗手都嫌脏”的对比,道出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变迁。

7月13日,团队聚焦污染治理末端环节,先后访谈中环环保工作人员、社区干部及百余位村民。调查显示,85%的村民缺乏生活污水回收利用意识,60%的村庄污水处理设施简陋,仅靠简易沉淀池过滤便排入自然水体。固镇县某社区干部无奈表示:“村里想建污水处理站,但资金缺口大,只能先靠垃圾桶集中收集垃圾,清运不及时就容易堆成山。”

综合分析调研数据,团队总结出蚌埠地区农村生态治理三大典型问题:其一,村民环保意识淡薄,资源循环利用观念缺失;其二,垃圾污水产生速度远超自然消化能力,治理系统存在明显短板;其三,环保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治理效果提升。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目前污染尚未造成极端后果,但恶化苗头已不容忽视。

队长于子怡表示:“此次调研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村生态治理不仅需要硬件设施,更要转变观念。”团队将基于调研成果,从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完善治理体系、拓宽资金渠道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皖北农村生态振兴提供参考。

此次实践,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村土地,用眼睛发现生态问题,用思考探寻解决路径。正如队员梁诗琪所说:“看到污染的现状,更觉青年责任重大。我们要把调研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让绿色发展理念扎根乡村。”

上一篇:寻梦拾光探古城环保实践显担当——安财学子开展怀远县古城镇环境调研​
下一篇:河北金融学院学子深入蔚县,探索“小剪纸”何以剪出“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