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种地有补贴,村里路修通了,农产品能卖上好价钱,这都是托了三农政策的福!”安徽省潜山市一位村民在接受访谈时,满脸笑容地向调研队员讲述生活变化。2025年8月10日至20日,安财学子在指导老师牛翠萍的带领下,以“探究三农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深入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潜山市周边乡村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地探寻三农政策落地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深入落实与执行,中国农村发展迈入新阶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安徽作为农业大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但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安财学子此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三农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情况,总结发展经验,发现存在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贡献青年智慧。
8月10日,团队召开线上腾讯会议,拉开实践活动序幕。队长常志远详细说明调研目的、计划方案及预期成果,明确每位队员的具体分工:曹宇烙负责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钟玉珠专注访谈提纲整理,乐佳玥承担资料收集工作,郭佳怡负责影像记录与后期宣传。队员们围绕调研重点、流程规范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进一步完善调研方案,为实地走访做好充分准备。“只有分工明确、计划周密,才能让调研取得实效。”常志远在会议结束时强调。
8月11日清晨,安财学子兵分三路,分别奔赴合肥市、六安市、潜山市的周边乡村。在合肥市肥东县的蔬菜种植基地,队员们与种植大户李大哥亲切交谈。“以前种菜靠经验,现在村里请了农技专家指导,还帮联系电商平台,去年光蔬菜收入就增加了三万多!”李大哥的话道出了科技兴农与产业帮扶带来的实惠。队员们一边认真记录,一边询问政策落实细节,详细了解农业补贴、技术支持等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
在六安市裕安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队员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错落有致的民居外墙绘着农耕文化壁画,干净整洁的村道旁绿植成荫,新建的文化广场上老人们正在健身。村支书介绍道:“这几年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种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翻了一番。”队员们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访谈等方式,收集到120余份有效问卷和30余小时的访谈录音,全面了解村民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潜山市的茶叶产区是团队调研的第三站。这里群山环抱,茶园连片,队员们沿着山间小路走进茶园,与茶农们一同体验采茶劳作。“现在不仅茶叶收购价提高了,政府还帮忙注册了集体商标,开展茶艺培训,茶叶成了‘金叶子’。”茶农王大姐的话语中充满自豪。队员们注意到,当地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
在为期五天的实地调研中,队员们顶烈日、冒酷暑,足迹遍布12个行政村、8个产业基地。他们白天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展访谈与问卷调研,晚上在住宿点整理当天收集的资料,及时交流调研发现。遇到方言沟通障碍时,就请村干部帮忙翻译;碰到问卷填写困难的老人,就耐心念题、代为记录。队员们的真诚与敬业,赢得了村民们的积极配合与热情支持。
8月15日至20日,团队进入资料整理与报告撰写阶段。队员们将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访谈记录、影像资料进行系统汇总,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分析梳理。在多次线上讨论中,大家结合三地调研情况,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在产业发展、政策落实、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差异,总结成功经验,梳理存在问题。经过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份详实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实践总结会上,队员们纷纷分享收获与感悟。曹宇烙说:“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政策宣传力度与村民满意度呈正相关,这说明好政策更需要好好宣传。”钟玉珠感慨道:“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常志远表示:“此次实践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乡村现状和政策实效,坚定了为乡村振兴出力的信心。”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团队撰写调研报告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让队员们在实地调研中深化了对三农政策的理解,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收获了真挚的友情。指导老师牛翠萍评价道:“同学们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锻炼了调研能力,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这正是实践育人的意义所在。”
安财学子的乡村调研虽已落幕,但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的脚步不会停歇。他们将带着这份实践收获,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持续关注三农发展,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建设,让青春之花在乡土大地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