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29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穿越镜头的振兴之路|一镜“飞阅”黄田,助力百千万工程!

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为四会市黄田镇乡村振兴提供确切可行的方案。2025年7月9日,广州华商学院乡韵青旅实践团依次到达了万洞村莲藕种植地、黄田村宏源柑橘种植地、万洞村茶枝柑种植地、万洞村广藿香种植地、江口村红色景点陈伯忠故居的多个地方进行航空拍摄,为团队后续实践工作找好定点。

当天早上团队成员经过对莲藕的相关了解,带着问题来到了万洞村莲藕种植地。当地藕农反映“黄田镇当地种植的莲藕品种是广东人最为喜爱的”,但销路有待拓展。针对团队提出“当地是如何将新采莲藕外发,而且最大限度保证水分不流失?”这一关键性问题,当地莲藕种植户进行了回答:7月的早熟偶容易失水,用于周边城市直接批发,而挽手偶经过数月生长,内部已经完全变粉,更易保存,可以外发到各省进行售卖。

之后团队成员回到实践基地,对莲藕相关的知识进行一系列查找和研究。经过后续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发现当地莲藕分早熟、晚熟品种特性及运输要求不同:早熟藕含水量高,上市气温高,需冷藏或加冰保温运输以保鲜防破损;晚熟藕淀粉含量高,耐储性强,上市气温低,运输要求较宽松,长途运输时晾晒减水以防霉变。从中乡韵青旅实践团突击队成员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农户们通过亲身实验总结了一套切合实际的好方法,纸面的计划唯有落到实处方能收获满满。

上午11点,团队成员抵达了四会市宏源柑橘种植基地。团队借助专业无人机设备,对当地柑橘种植区及陈皮制作工坊展开了系统性航拍记录。在柑橘种植基地,无人机搭载高清镜头,能通过特写镜头呈现叶片舒展状态与果实饱满度,为分析种植密度、生长态势提供了直观影像资料。

而在陈皮制作工坊,无人机则聚焦传统工艺的现代化呈现,镜头灵活切换视角,将“三蒸三晒”等传统工序与现代仓储管理的结合过程完整收录。这些专业航拍素材不仅为实践报告提供了可视化支撑,更通过技术手段让传统产业的细节之美与发展脉络得以生动呈现。

随后,团队成员到达了万洞村茶枝柑种植地。经了解,茶枝干果皮制干后可入药,药食同源,极具养生价值。黄田镇当地茶枝柑最大种植户李老师告诉我们:黄田的气候非常适宜茶枝柑的生长,后续会深入拓展茶枝柑相关周边产业的开发。

下午4点,团队来到万洞村的广藿香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为团队成员讲解了广藿香的种植技术、生长周期以及市场前景。成员们仔细观察了广藿香的生长状态,了解了其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并就广藿香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负责人进行了探讨。

此次行程最后,团队技术成员航拍了陈伯忠故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中指出 “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青年大学生理应思考“我们从哪里来,该到哪里去"的问题,进一步了解了黄田镇当地的红色文化与历史。学习过去,展望未来!

通过此次对黄田镇多地的航拍取景和调查,让实践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莲藕、柑橘、茶枝柑以及广藿香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情况,收获颇丰。广州华商学院乡韵青旅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把此次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制作宣传视频、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大成效。

(广州华商学院:乡韵青旅实践团)

上一篇:面线牵出非遗情 解锁农文旅融合“手作密码”
下一篇:对话钢魂汲力量 践行匠道砺青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交学子解码南京钢铁精神内核